史上最全!山西各地名称由来

 2017-03-06 张春义 老家山西

走在山西,路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着历史的韵味儿。没办法,谁让咱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呢?可你知道吗,就连山西各地的地名儿,也有不一样的说道呢!


今天,就让@张春义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了解,山西各地的地名儿,究竟是怎么来的?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即公元前40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赵襄子三国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总人口3610万人(2012年),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 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太原。






1
太原地区:





太原 

“太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但仅为地理上的泛称,并非专指一地,其实际处所不尽相同。战国末年,秦国在汾河中游设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谓之太”,“高而平坦谓之原”之意。此乃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取名之缘起。秦汉及以后各代,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区遂有“太原”之专名。


太原现辖三县(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一市(古交市)。




1、娄烦县 


娄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


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明初废县为镇,并入静乐县,设巡检司,属太原府。清延明制。1972年4月1日改属太原市至今。




2、古交市 


因原为隋代交城县故治,因名故交,后讹为古交。 为交城、阳曲二县地。

    

1958年8月设立太原市河口工矿区、区领导机关驻河口镇。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古交撤区建市。境内煤业兴盛。




3、阳曲县 


建于西汉,因“河(滹沱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而得名。




4、清徐县 


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境内盛产老陈醋、葡萄及暖气片。





2
大同地区:



大同 


旧称:平城,代京,云中,辽代根据《礼运-大同》篇称为大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辽承唐制,即道--州(府)--县三级。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县(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西京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云中置大同县。(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大同辖县: 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大同县




1、天镇县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毗河北省阳原县,西接本省阳高县,北楔内蒙古兴和县,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


天镇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西汉建延陵县,唐设天成军,辽代改为天成县,明代又改制为天成卫、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合成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复置天镇县一直至今。




2、灵丘县 


“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别属中山国,不久废。北魏复置灵丘县,属司州,太和中年属恒州,东魏太平二年为灵丘郡治,隋属蔚州,后陷废。唐武德六年复置灵丘县,重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归直隶(河北省)宣化府,而灵丘则由隶属蔚州改属山西大同府。民国属雁门道。




3、阳高县 


汉置高柳县属代郡,唐称清塞军,辽置长青县,后魏永熙于县置高柳郡,金、元两代改为白登县,以白登河流贯其间,故名。明设阳和卫,宣德元年(1426)徙高山卫来此同治,属大同府。清雍正三年合称阳高县,今因之。阳高县地处省境东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4、浑源县 


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县。境内浑源古迹荟萃,自然景观较多。北岳恒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凌空摩崖建筑悬空寺是国内现存惟一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也是惟一保留下来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庙内建筑,结构奇特,巧夺天工,古人称之为“天下巨观”。




5、左云县 


春秋时为北狄白羊部牧地,战国为赵地,西汉置武州县,北魏初为内地,后设武周县。唐为云中县地,辽置德州,金复称云中县。元属大同县地。明先后置镇朔卫,左卫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左云县。境内多煤,县民赖以致富。




6、广灵县 


战国时名平舒邑,属赵国。秦时属代郡。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置广陵县(《辽史·圣宗纪》作统和十三年置,《金史·地理志》作统和三年置)。金改“陵”为“灵”,取广陵之广与灵丘之灵,称为广灵县。





3
忻州地区:



忻州 

古称“秀容”,素有“晋北锁钥”之称。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始活动,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秦汉属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金、元、明、清为忻州、代州、保德州。


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辖忻府区、原平市和定襄、五台、代县、繁峙、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一区十三个县。




1、宁武县 


汉置楼烦县,魏、西晋因之,永嘉年废。北宋置宁化军。金称宁化县,为宁化州治。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 (故址在进县南之宁化乡)。成化处建宁武关,清雍正三年因关置宁武县,为宁武府治。民国元年废府留县,今因之。境内有管涔山,为汾河之源。




2、偏关县 


古称林湖,五代置偏头砦,元改偏头关,清改称偏关县。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据《偏关县志》,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境内有著名的万家寨黄河水利枢纽。




3、保德县 


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楼烦地,秦为太原郡地,唐为岚州地,宋淳化四年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德军,取义“保全操守,养育德性”。金大定十一年置保德县,大定二十二年改保德县为保德州,元宪宗七年废县留州,民国元年改州为县。县名盖源自保德军。 


保德县素有“民歌之乡”美称,出了许多受人赞誉的歌星,我国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就出生在黄河岸畔的马家滩村。




4、河曲县 


春秋为晋边地,战国属赵,汉及唐时属太原。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宋太平兴国七年建大山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后废,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隩州”。元宪宗七年省入保德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河曲县。县名意在黄河之曲。河曲县以河曲民歌、二人台闻名。是旧时“走西口”出境处之一。




5、岢岚县 


春秋属晋,战国时设楼烦郡。秦属太原,汉属雁门郡,魏属新兴郡。北魏因境内有岢岚山而改名为岚州。隋改称楼烦郡,并于大业三年置岢岚镇,属岢岚军。唐长安三年置岚谷县。宋于岚谷县置奇岚军。金废军,开岚谷县为岢岚州,元废。明洪武七年置岢岚县后复升州,民国元年复称岢岚县。




6、神池县 


明《文昌祠记》:“宁武北距黄花岭,皆祟岭叠嶂,乌道虬盘。逾岭而下,自巅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于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鱼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实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汉为楼烦县,北周置神武县,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神池县。




7、五寨县 


汉时属雁门郡武州地,宋为岚州岚谷地,金置宁远县。明洪武七年设镇西卫。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辖东、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于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县。




8、静乐县 


春秋为晋国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晋置三堆县,北魏为三堆城。隋开皇三年岢岚县来治,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称静乐县。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属宪州治,元为管州治,并废县入州。明洪武年间复置静乐县。“以边境静乐为名”。




9、代县 


古代国之所。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立广武县,西汉广武县属并州太原郡。东汉改属雁门郡。三国时为雁门郡治。隋开皇五年雁门郡改称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为代县,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属山西省政司。民国元年改为代县。杨家将故地,现存杨家祠堂,香火甚旺。




10、繁峙县 


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属赵,称藿人。秦属代郡。西汉建莜人县(汉晋之繁峙在今浑源境),东汉废。晋复称莜人县,属雁门郡。隋开皇十八年复设繁峙县。金贞佑三年改称坚州。明洪武二年废州,改称繁峙县。据《崞县志》称,故治在县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讹。据《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




11、五台县 


因境内五台山而得名。西汉置虑县,北魏太和年置驴夷县。隋大业初改名五台县,据《元和郡县志》,五台县以境东北五台山得名。金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复为五台县。境内五台山为佛教胜地,名动天下。




12、定襄县 


西汉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县,在今呼和浩特东南。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把和林格尔一带名为定襄,表示这个新建制的地区安定了。据嘉庆《一统志》,后汉末由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凉城间侨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治置定襄县。




13、原平 


至2010年已有2000多年的城治历史(原县址一直在今原平镇后改新原乡)。战国时属于赵国,秦时,属太原郡。 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始置原平县,属太原郡。以其地形为原且平而得名。1993年6月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省直辖,忻州代管)。





4
朔州地区:



朔州 

“朔”作为地名,指地之(最)北、国之边陲,处于两国交界的地方;春秋以前,这里为少数民族北狄所居。战国时,归入赵国的版图,秦时为马邑县,唐代为朔州,宋时为朔宁府,民国元年改为朔县,八十年代末改为省辖市,朔县改为朔州。朔州,为历代兵家争战之地。相传,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筑马邑城池,置马邑县。这里,历来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关重镇。历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晋、乃至天下之说。


下辖: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和怀仁县两区四县。




1、右玉县 


古称善元县。明洪武25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公元909年)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名右玉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为县称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右玉。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留县,归雁北道。建国初,属察哈尔省,仍属雁北区。县与内蒙接壤,有著名景点杀虎口。建国后,18届县委县政府矢志绿化,塞外风沙之地今成塞上绿洲。




2、怀仁 


秦代为云中地,汉代置沙南县,隋置大利县属定襄郡。辽代始置怀仁县,因辽太祖与后唐晋王盟会于云州之东城,有怀想仁人之意,故名。1993年,怀仁县划归朔州市管辖。近以陶瓷业闻名。




3、应县 


应县,起名“应”,是因该县境内北有龙首山,南有雁门山,两山南北相应,因而得名。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西汉置剧阳县,唐未置金城县,五代后唐置应州,民国元年改州为县,始称应县。应县城内佛宫寺有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




4、山阴县 


秦属雁门郡。汉置阴馆县。后魏属神武郡。北齐属太平郡。隋置神武县。唐属马邑郡。五代属寰州。后晋以山后赂契丹,名阴馆。辽初置河阴县,意在桑干河之阴,故名。一说因位于恒山余支翠微山的阴坡而得名。




5、平鲁 


战国时,赵惠文王置武州,汉置中陵县,明谓平虏卫,清雍正改为平鲁县,属朔平府辖。





5
晋中市:



晋中 

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商代后期出现城邑。春秋时期设立县级行政建置。秦代境地属太原郡和上党郡管辖。东汉置乐平郡,始有郡级建置。至明清时期,境内分属太原府、汾州府、平阳府和辽州、平定州、霍州直隶州管辖。1999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地级市),所属榆次市改为榆次区。2000年10月,晋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晋中市辖榆次区、介休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共1区1市9县。




1、榆次 


吴倬信补注引《汲家周书》“昔烈山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


《山西大观》“榆次县”注释“相传榆罔帝统治的榆州地方,其中心是榆社,本县居于其次,故名榆次。”炎帝,又称神农氏,烈山氏,以种植农作物,烈火耕山而得名。而榆罔帝是炎帝八世。八世榆罔是种植榆树和利用榆树的专家,他带领部族广种榆树,榆树叶、榆树皮可以食用,榆树林可以遮挡风沙对农作物的侵害。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不断扩大,广大地区都建立了聚落的邦邑,成为早期国家的雏形。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人们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沿地带叫“榆次”。




2、介休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境内有绵山风景区。




3、灵石县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境内盛产煤炭。




4、平遥县 


古称平陶。汉置京陵、中都二县。北魏太武帝时,避太武帝拓跋焘(焘与陶同音)名讳改平陶为平遥县。中都县迁往榆次,平陶县来治,并改平陶为平遥。京陵县亦同时废入平遥县。境内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名动海内外。




5、祁县 


古古称昭馀,晋国大夫祁奚,本名姬奚,因食邑于祁,故以为氏。《左传》载,“祁奚荐贤”有“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历史评判。祁县地名盖源自祁奚。为晋商故地之一。有乔家大院等晋商旅游胜地。




6、太谷 


太行山间大峡谷。县境在春秋时期为晋国大夫阳处父的封邑,西汉因置阳邑县,属太原郡。原县治在今阳邑村,至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阳邑县始移治于白塔村,即今县城。《太谷县志》解释为“太行之谷”,其实在古代“太”通“大”,太谷即大山谷的意思,它指今天祁县通往沁县的子洪口谷。这里古属阳邑县地,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迁,现已属祁县了。




7、榆社县 


汉为涅氏县地,晋置武乡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社县。据《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榆次县吴卓信补注说:“《汲冢周书》: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杜。”因县北榆社故城为名。




8、寿阳 


春秋为晋马首邑,汉为榆次县东境。西晋主康年间置县,因县城地处寿水之阳而名寿阳。




9、昔阳 


“昔阳”一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因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这段历史故事是说,公元前530年,晋国势力开始向晋东扩张,晋国大将荀吴诡称要会合齐国军队,向鲜虞借路,趁机攻入昔阳,灭掉肥国,俘获肥子绵皋,胜利归国。


故事中的鲜虞为春秋古国,白狄别种,其国都旧址在今河北省正定西北,战国时演变为中山国。肥也是春秋白狄小国,子爵,相传其都城昔阳即今昔阳县东50里东冶头村的“昔阳故城”遗址。西汉时在境内置沾县,县境包括今昔阳、和顺两县地,县治在今昔阳县西南10公里的掌城村,县以沾水流经而得名。沾水,即今清漳东源,发源于昔阳县老庙山麓榆林背村。清漳水流绵长,春来如蓝,被乡民誉为“沾水拖蓝”,并列入乐平八景中。乐平籍的明代吏部尚书乔宇有诗赞曰:“一脉涟漪出远岚,山光云影共拖蓝。春深欲染云衣净,夜久微将月镜涵。清别泾流同渭水,碧分江派比湘潭。旧时县治今何在?雉堞茫茫野草毵。”诗人以水抒情,临流怀古,深深慨叹沾县故城的千年变迁。北齐时撤销沾县,其地域并入乐平县。直至清嘉庆元年(1796年),乐平县并入平定州,称为乐平乡。1914年,山西省都督府决定将乐平乡恢复为县,但当时江西省已有乐平县,为避免重名故取其境内春秋地名“昔阳”,命名为昔阳县。以“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




10、和顺 


古称梁余,春秋时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名盖与。北齐置梁余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更名为和顺县。县名由《礼记 • 乐记》中“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一语而得。




11、左权县 


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6
阳泉市:





阳泉 

1947年5月2日,平定县阳泉镇解放,为了动用阳泉丰富的煤铁资源支援解放战争,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将阳泉镇从平定县划出,建设为新型工业城市。5月4日,组建了阳泉建市后的首届阳泉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阳泉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1948年7月28日,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前身的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决定直辖阳泉和石家庄,使阳泉有幸成为我党在解放区设立的第一批直辖市之一。阳泉是山西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有“煤铁之乡”的称誉。


阳泉市辖城、郊、矿三个区和盂县、平定两个县。


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终年涌漾,泽润一方,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阳泉市历史悠久,地处“三晋要冲”,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赵简子为适应军事争雄的需要,在今市区修筑“平坦城”,屯集粮草,驻兵把守,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管辖寿阳、盂县、石艾、乐平等县,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此设置平定军,发兵太原。




1、盂县 


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 盂县古名仇犹。春秋时期,盂属晋国。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象盂得名。后屡废屡置。1942年盂县划为盂平、盂阳、盂寿三个县,1945年8月盂城解放,三县又并归盂县。1983年9月划归阳泉市管辖。境内有藏山风景区,为赵氏孤儿故地。盛产煤炭。




2、平定县 


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汉初设上艾县,北魏称石艾,唐更名广阳。宋初于境内置平定军,改广阳县为平定县。金、元、明、清时平定为州或直隶州,民国元年改为县,1983年划归山西省阳泉市。境内有娘子关风景区。





7
晋城市:



晋城 

晋城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开皇初年这里就设置州府,称为"泽州"。唐贞观元年(627)改称晋城县,“以三国分晋地后,封晋君于此,故曰晋城”。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




1、高平 


长平之战发生地。夏商时代为冀州之域,春秋时为属晋,始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先属韩,后属赵,秦赵长平之战后为秦所据,置高都县,属上党郡。西汉、东汉、三国、魏、两晋为泫氏县,属上党郡。北魏初改元氏县,属建兴郡,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置建州,设长平郡,领泫氏、高平2县,因境内周围环山,中部为平地而得名。高平名始于此。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改高平县为平高县,北齐末又改平高县为高平县,并将泫氏县并入高平县,此后只称高平不再称泫氏。北周并长平、高都郡为高平郡,高平县属高平郡。




2、阳城 


古称获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战国时迭属韩、魏。汉置县,治所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元年(25),封邓鲤于泽,为侯国。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废侯国复县。北兴安二年(453),县治由泽城迁往今县城。孝昌元年(525),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唐武德元年(618)濩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 镬泽县改名为“阳城县”的时间是在唐天宝元年(742年)九月。这时唐王朝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已发展到极盛阶段。这年正逢唐玄宗李隆基登基30周年庆典,他在施行改元、大赦、加尊号、改官名的同时,又于当年9月“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阳城县即为新改县名之一。当时所称“县名不稳”是指县名命名不妥当的意思,镬泽县名的不稳之处可能在于其用字生僻,读写不便,因此便以当地有“阳阿故城”而新命名为阳城县。




3、陵川 

陵川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传说中的尧舜时代,陵川地区是尧舜两个部落的地盘。夏商两代,均为冀州所领,且属于 “王畿”之地。西周初期,陵川地区属于晋国的封邑。后为北狄所据,至春秋中期复为晋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韩、赵、魏被正式册命诸侯,三分晋地,陵川地区当时隶属于韩。据有关专家考证,3000余年前的殷商末年,商大臣箕子曾在此观察天象,周灭商后,箕子又避乱于此,并有文王访贤的“箕子履迹”。箕子在陵川居留期间,用这里一座山上独有的黑白石子下棋,始创围棋,该山即名棋子山。陵川县为典型石山区。境内万峰环列,崖悬壁峭,沟壑纵横。全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东北部最高峰板山,海拔1797.9米,南部最低点甘河破屋海拔 691米。中部为土石丘陵区,西南部为平川区。据《大明一统志》载:陵川“以县境陵阜环列,故名”。




4、沁水 


沁水,地处中华民族较早发祥的沁河流域。古为端氏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古县治在今沁水县城东郑庄镇河头村村。北魏时,在今县城西分设东永安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三年(583),端氏县治迁今县城东端氏村。隋开皇十八年(598),永宁县改称沁水县,迁今县城。





8
长治市:



长治 

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10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事后,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府城设县。嘉靖皇帝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这便是“长治”的由来。


长治市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和城区、郊区及潞城市和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




1、潞城市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中麓西侧,上当盆地的东北边缘。远在殷商时设微子国,西周时称潞子国。秦置潞县。隋开皇年间,始称潞城,沿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潞河,县名盖源于此。




2、沁县 


公元前十一世纪,晋灭赤狄部后置铜鞮邑,秦为铜鞮县。元初称沁州,民国初年废州改县。沁县历史悠久,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自古为人文荟萃之邑 ,中心辖治之所, 境内有省级文物4处,县级文物18处,位于县城西南15 公里处的册村乡乌苏村,有战国时韩国别都阙与城遗址,县城南25公里处的故县镇村,是古铜鞮县城遗址,村西的紫金山文中子石室,因随唐大儒王通在此培养出魏征、杜如晦、房玄龄、温大雅等八大国公而闻名,县城西30华里处的伏牛山龙泉神庙,曾以其规模宏大,气貌不凡而闻名三晋,城南二郎山上,建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民间北魏石刻阵列馆,馆内藏有北魏到北宋500 年间的南涅水石刻为主的各类造像塔,单体造像及碑碣近千件,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千字文》石刻被列为“中华之最”,陶渊明手书撃夤旁邮珨十二首玉石石刻全国闻名,目前以南涅水石刻馆、 徐村吴王典墓、太里羊舌氏三贤墓为龙头,康熙皇帝御书楼,漳河源头龙珠寺、华山相配套的人文游览区;以二郎山、西湖公园为主的黄土风景区,以小东岭八路军总部旧址,后沟新华日报旧址、烈士陵园、决死一纵队纪念馆为主的革命纪念旅游区已初步形成。


沁县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纪河、段柳河,徐阳河、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涅水河等八条,呈井字型分布。有中国北方水城之称。以境内最大河流沁水而得名。




3、沁源 


因沁水之源而得名,古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改谷远为谷近县,三国为魏之地,晋废县,属上党郡。境内有灵空山景区。




4、武乡 


古称涅县,西晋始置武乡县,因境内有武山和武乡水而得名。北宋属潞州,金代至清代属沁州,西周时期,今武乡地区称为皋狼之地;春秋时代,属晋, 为皋狼之地,也有甲氐国的传说;战国时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镇,先属韩,后属赵;秦代,属上党郡。西汉,置涅县,属并州上党郡,县治在今故城镇,区域包括今武乡、榆社、左权全部及沁县北部、祁县东南部地区。《武乡县志》曰“武乡”县名是根据发源于榆社县境内“武山”的“武乡水”而来。




5、长子县 


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秦汉400年间,长子城一直为上党郡郡治。县人多习理发手艺,山西各地剃头匠多为长子人士。




6、壶关县 


汉王刘邦元年(前206)年,始置壶关县,属上党郡,因古壶关口山形似壶,且在此置关,古名壶关。




7、黎城县 


春秋为黎侯国。汉、三国迄两晋,为潞县也。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废潞县,置刈陵县,县冶设于今李庄乡古县村,为黎城境内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八年(958),更名黎城县,此为以黎城名县之始。




8、平顺县 


明嘉靖三年,为反抗明王朝赋役暴政,青羊里石埠头人陈卿领导了五万余人的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者动用了数十万军队,历经五年,于嘉靖七年才残酷镇压了农民起义军。为了加强对青羊里人的统治,明朝统治者于嘉靖八年,割潞城16里,壶关10里,黎城5里,共31里,在青羊里设置了平顺县,其意为“剿平逆寇,地方平顺”。是为县名。此地山高坡陡,土薄石厚,自然条件恶劣。此地出二现代著名人物:一为李顺达,建国初全国劳动模范;一为申纪兰,连续10届全国人大代表。




9、屯留 


殷商时为余无戎,西周时为徐,春秋时为晋余吾的封邑,也称纯留,战国时始称屯留。




10、襄垣县 


战国周贞定王时为晋侯赵襄子领地。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亦曰毅垣。





9
吕梁市:



吕梁 

吕梁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市区境内的骨脊山,古称吕梁山。据《永宁州志》记载:“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衡山为朝,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 吕者,脊骨也;梁者,屋之负栋也。骨脊的古意与吕梁相通,故以吕梁山引申命名。


2004年7月撤消地区设立地级吕梁市。全市辖一区,即离石区;二市,分别是汾阳市、孝义市;十县,分别是交城、文水、中阳、柳林、交口、兴县、岚县、临县、方山、石楼。




1、离石 

新中国建立后,离石县属兴县专区。1952年撤销兴县专区后,划归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1954年离石、方山合并,县名改离山县。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10月,离石县改为柳林县,离石郊区恢复为离石县。离石县城成为吕梁地区驻地,1996年5月离石撤县改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改市,离石市更名为离石区,属吕梁市管辖。离石区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离石区,战国为赵之离石邑。秦属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




2、文水县 


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部。西汉为大陵县,王莽改名大宁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文水县,因县境有文谷水故名。




3、中阳县 


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战国时为赵国中阳邑,汉置中阳县。金改为宁乡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宁乡县重名,复改中阳县。据《孝义县志》,中阳县,以“汾水之阳,是邑中处”得名。




4、兴县 


在山西省西部,吕粱地区西北部,黄河东岸。唐称合河县,金置兴县,似取兴金朝所置之义。又据《名胜志》:“兴县以近新兴郡而名也。”




5、汾阳市 


西汉置兹氏县,王莽改名兹同。晋置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置汾阳县。据《明史·地理志》,汾阳县,奉宋金元汾阳军,汾阳军取义则因地当汾河之阳。1996年设市。




6、临县 


在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北周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981年)改为太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以县北之临泉水故名。又据光绪《山西通志》,临县,以县城东临湫水(又名临川河)为名。




7、方山县 


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汉为离石县地,北齐文宣帝时置良泉县,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业三年(607年)移治方山镇,遂改名方山县。据《元和郡县志》方山县。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8、孝义市 


在山西省中部,吕粱地区东南部。三国魏置中阳县。北魏置永安县。唐改孝义县,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县名以县境有孝水和义水得名。一说以邑人郑兴孝行闻名,敕赐县名曰孝义。1992年设市。




9、柳林县 


在山西省西部,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1971年以离石和中阳二县西部地区设柳林县,县治驻柳林镇,因名。




10、岚县 


在山西省西北部,吕粱地区东北部。北魏置岢岚县,兼置岚州。隋开皇中年并入静乐县,大业八年(612年)置岚城县。明洪武初年改为岚县。据《元和郡县志》,岚城县,因岢岚山得名。




11、交口县 


在山西省中部西侧。1971年由中阳、灵石两县析置交口县。县以原交口公社为县治得名。




12、交城县 


在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侧。汉代为晋阳县西境,北魏属受阳县,北齐置牧官于此,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交城县,以县城位于汾、孔二水相交处,故名。




13、石楼县 


在山西省西部,西邻黄河与陕西相邻。汉置土军县。北魏改名吐京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石楼县。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





10
临汾市:



临汾 

盖因地在汾河之滨而名。汉代的临汾县是指原泰平县和正平县之一部分组成的县。北齐的临汾县指的是今汾西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平阳县为临汾县,原因是隋统治者“恶其(平阳)名也”。 


全区有临汾市、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和汾西县2市1区14县。




1、侯马 


在春秋战国时叫"新田"。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分其地,静公废为庶人,晋国绝祀,共历13公,209年。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经过这里,天色已晚,人困马乏,于是他便下令在这里过夜。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可怎么睡觉呢?李自成让马卧下,把马料放在马的嘴边,自己也便靠着马背坐在地下,边吃干粮,边休息。大家一见,都学他的样儿,就这样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当大家准备出发时,李自成对大家说:"我们靠着马蹲了一夜,可说是伺候了一夜马啊!"从此,这里便改称"侯马"。还有说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前一天慈禧太后连夜逃跑,经过侯马的时候马匹都累坏了,慈禧不得不在这里等候着下人给她换马,所以就叫侯马了。




2、汾西县 


在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地区北部。西汉置彘县,东汉为永安县。北齐置临汾县,兼置汾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据《元和郡县志》,汾西县,取义城当汾水西岸。




3、吉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吉昌县,五代唐避李国昌讳,改名吉乡县。明为吉州。宋置吉乡军,元称吉州。据嘉庆《一统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为吉县。




4、霍州市 


在山西省中南部,同蒲铁路线上。周初为霍国,据嘉庚《一统志》,以县东霍山为名。金称霍州。1912年改为霍县。1989年设市。




5、安泽县 


在山西省南部,临汾地区东北部,太岳山东南麓。1914年定名安泽县。据民国《重修岳阳县志》。初治当今古县治,以地当安吉岭和泽泉间得名。




6、大宁县 


在山西省西南,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




7、浮山县 


在山西省南部。汉为襄陵县地,北魏置葛城县,北齐并入禽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于今古县村置浮山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浮山为名。




8、古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1971年由安泽、浮山两县析置古县。古县,因原古县镇为县治故名。




9、隰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汉置蒲子县。隋改隰川县。唐称隰州。据《太平寰宇记》载:以县南有龙泉,地湿,因名隰。1912年改为隰县。




10、襄汾县 


在山西省汾河中下游。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并置县。襄陵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县首字为名。




11、翼城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中条山与太岳山之间。东汉为绛邑县之翼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翼城县。据《翼城县志》,城当翔翱山下,山形如鸟舒翼,以山形为名。




12、永和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邻接陕西省。隋置永和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北永和关为名。




13、乡宁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侧,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唐改乡宁县。据嘉庆《一统志》,后唐避李国昌讳改昌宁为乡宁。又据《郡县释名》:“乡宁县,盖合吕乡、昌宁之名为名也。”




14、曲沃县 


在山西省南部,西与侯马市相邻。汉为绛县地,后魏始置曲沃县。据《读修曲沃县志》,因古曲沃城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萦回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15、洪洞县 


在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北部,汉置扬县,东魏初置洪洞镇。隋置洪洞县。一说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旧唐书·地理志》,取义县北之洪洞岭。又据《山西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16、蒲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





11
运城市:



运城 

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黄金位置,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运城市辖1个市辖区(盐湖)、10个县(临猗、万荣、闻喜、稷山、新绛、绛县、垣曲、夏县、平陆、芮城),代管2个县级市(永济、河津)。 




1、永济 


古称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战国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坂县,王莽时改蒲城。东汉复名蒲坂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县置河东县,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东县。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河东县入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蒲州府,并设附郭永济县,以境内永济渠命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著名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位于永济市内黄河岸边,它同武汉的黄鹤楼、湖南 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一起,并称中国的四大历史文化名楼,同时也是四大名楼中唯一位于中国北方和黄河岸边的文化历史名楼。


永济市内的普救寺,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缘定三生的地方,也成了千千万万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圣经。“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也成了人们对追 求爱情的祝愿和向往。




2、河津市 


古称耿。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迁都河津。.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为河津县,因境内有黄河和禹门口而得名。




3、芮城 


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故名。西周初分封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




4、临猗县 


系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县两县合并而成,各取县名首字为今名。




5、新绛 


旧称绛州,辛亥革命后废除州治改称新绛。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




6、稷山 


春秋称“稷”,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遂于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




7、闻喜 


原名左邑县,因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经此地时,听到官军破南粤(今广东)的喜讯,遂改县为闻喜。北魏属正平郡。隋初郡废县属绛州,宋属解州。历代县名未改。




8、夏县 


古时称为安邑,因我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夏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方向,中条山西麓。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老而文明的黄土地曾孕育了无以数计的历史名人。治水英雄大禹,疏渠通水,始定九州,大禹因治水有功而取得了帝位,封国号为夏,《史记夏本纪》称“禹封国号为夏”,大禹又是黄帝的玄孙,承袭华族,国名为“华”,从此“华夏”称中国,夏县可谓是“华夏”的源头;一代名相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为政治通史,治国安邦,警诫后世;黄帝元妃嫘祖植桑养蚕,始于夏县西阴;一代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忠义可钦;东晋书法大师卫夫人(现在的苏庄村),传技授道王羲之;唐代威震边关的名将薛嵩、谏官阳城,元朝教育家归阳、明代诗人王翰等。都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光辉形象。





9、绛县 

绛县历史悠久,史称古绛,是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车厢城、晋文公墓、晋献公墓、晋灵公墓等诸多遗迹。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阴寺和国宝释迦牟尼独木雕像等人文景观,沸泉龙岩洞、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绛县是尧文化和龙舞文化发祥地之一,唐尧故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绛县春秋属晋,周惠王八年(前669),晋献公派大夫建都城聚(聚,县城南5公里南城村,名车厢城),将群公子全部杀光,始将此地命为绛,从此即定晋都于绛(《史记》称“始城都绛”)。夏,献公为使宫殿更广大,命大司空修筑绛城。


周简王元年(前585),晋景公迁晋都于新田(今侯马市一带),命新田为绛,故成原晋都绛为故绛。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韩、赵、魏灭晋,三分其地,晋亡。绛属魏曲阳地。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置绛县,属河东郡。




10、平陆 

平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平陆县在夏朝和周朝时,称为虞国;西汉时,被称为大(太)阳县;唐朝天宝元年始称平陆。这里不仅贤人佳话稠,而且景秀物亦富。巢由之高风亮节,垂范千古,虞芮之质诚让畔,师表百代。这里是“按图索骥”、“伯乐识马”、“唇亡齿寒”、“中流砥柱”的诞生地。


周武王封虞仲为虞国,春秋时为晋大阳邑,以在大河(黄河之北)之阳,故名。汉置大阳县,属河东郡,晋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河北郡来治,大阳县属之。北周天和二年(567)改名河北县,为河北郡治。隋开皇初郡废,改属河东郡。唐初属蒲州,贞观元年(627)改属陕州,天宝元年(742)陕郡太守李齐物开三门以利漕运,得古刃,刃有篆文“平陆”二字,遂改名平陆县,从此历代县名均不改。




11、垣曲县 

垣曲位于山西省境南端,北依太行,隔黄河与河南省渑池、新安县相望。战国时为魏国王垣邑。《史记·魏世家》: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 《秦本纪》:昭襄王“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均此。汉置垣县,属河东郡。因境内王屋山山垣环抱且地处黄河九曲之一而由宋朝时定名至今。




12、万荣 

万荣县1954年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万泉县,始置于唐武德三年,元曾省入猗氏后复置。荣河县,战国为魏汾阴邑,西汉置汾县属河东郡,唐开元十年以得“宝鼎”之祥改称宝鼎县。宋大中祥福四年改为荣河县。


万荣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24次在这里祭祀。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据说很多笑话出自万荣,有中国笑城之称。



附:

《秋风辞》 (汉武帝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本文编辑:老虎

本文图片来源于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